师德建设是确保德育核心地位的关键
发布日期:2009-12-22 12:00:00 作者: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德育人,在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各项工作中,确立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强烈意识。德育的主体是学生,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师德为核心,而师德建设是确保德育核心地位的关键。

一、加强师德建设,为确保德育核心地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一)以师德风范为根本,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自觉性的认识,逐步形成师德建设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

在加强学习,形成共识的同时,我们近年抓住师德风范这个根本、采取了十项措施:

1.巩固分层学习制度,提高骨干学习质量。

学校一直重视抓好校中心组学习和教工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已坚持了十余年,中心组成员已扩展到党政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各室小组长。我们学理论,更结合课改、师德教育进行讨论交流。我校中心组学习制度曾被局党委推荐在区委和市教育党委有关会议上进行汇报。

我们以中心组骨干学习带动年级组、教研组及校务各组室的教工学习,并坚持每周一次教工学习制度。每学年要组织数次形势报告及更新教育观念、课程体系建设的辅导讲座。

2.修订师德公约,坚持开展文明班组创建工作。

3.自办小报、加强师德教育舆论宣传。

学校编辑出版《大同》校报,每月一期,全方位及时报道教育教学动态,弘扬师德,在师生中引起较好反响。

4.实施期中检查制,自我评估。

我校长期形成坚持每学期期中检查制度,除常规检查、专项重点检查外,师德总被列为首要之义。选择不同类型师德典型,组织专人总结。同时每年度两次文明单位自评工作亦是对师德建设、文明单位创建的一次自我评估。

5.实施岗位考核制,将师德列为考核基本指标。

6.修改教工岗位职责,汇编《管理手册》。

7.深入学生,了解师德建设实效第一手材料。

8.加强管理,严肃教风教规。

针对社会上教师队伍中的一些现象,学校在管理中提出一些“刚性制度,如上班不可炒股,不能对自己任教学生进行有偿家教等。我校没有坐班制,但对共产党员、组长、班主任等提出最早离校时限。对有不利师德建设的苗子及时由行政或组室方面进行教育处置。

9.发挥工会、民主党派、教工团支部等组织的积极作用,齐心协力共筑师德建设工程。

10.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定期交流发扬。

每年教师节我们都是以弘扬先进师德来回报社会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至今已坚持了十五年。每学期亦有不同类型、不同范围的师德交流活动,如班主任工作交流,先进教研组交流等。德育室还成立了课题小组,专题总结了韦秉衡老师“精心带班,以德育人”的经验。

(二)以党员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党风促教风,以党性铸师魂,形成“改革、团结、实干、奉献的大同精神,推动师德建设。

我校党支部有党员61名,占教师总数的30%。

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有一支过得硬的党员队伍。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对党员提出十项要求:

(1)一名党员一面旗,在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2)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有一本记录本。

(3)年初有个人计划,年终有小结或体会文章。

(4)至少联系一名青年或积极分子。

(5)提倡党员之间相互听课,一学期内至少听3节课。

(6)开一堂教育、教学研究课。

(7)参加一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8)指导关心自己任教班级的一名学生或一名党章学习小组积极分子。

(9)及时认真填好《党员手册》。

(10)加强组织观念,及时反映党员和群众中的好人好事,反映应引起学校重视的问题或现象。

七一表彰制——党支部已形成每年七·一前夕表扬先进党员和先进党小组制度,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教育实践成果来向党的生日献礼。党支部把党员和全体教师的精神,概括为大同精神八个字——“改革、团结、实干、奉献”。这正是许多共产党员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力铸造出来的大同之魂。党支部更与行政部门一起重视发挥党员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党风促教风,带动了教职员工敬业爱岗,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学校课程改革、德育等各方面工作保持领先水平。去年市政府督导室对我校进行全面督导后对我校教师精神面貌和师德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三)以青年教师自培工程为基础,以老带新,精心培养、促进青年教师队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

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关键在形成培养机制,我校坚持青年教师自培工程。我们制订《大同中学见习教师教育教学考核要求及实施细则》,从教师基本素养各方面提出应知应会的具体要求;建立青年教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为主体的导师带教制度;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青年教师交流展示活动;举办以师德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青年骨干短训班、青年教师研修班;实施青年教师岗位助理见习制。

现在青年教师在校级、中层干部中、在党支部委员、工会委员及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行列中都开始崭露头角,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一半已由青年教师担任。另向局和兄弟学校输送了四名干部人选。青年教师群体的崛起为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载体,积极开展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和学分制管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1.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学观、质量观,将教育改革和师德建设深入到课堂教学领域中,努力让课堂活起来;支持教师中“志愿者积极探索课堂结构、模式、方法的改革;组织群众性多媒体技术普及应用,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课堂。

2.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改革是“大同精神”的精髓,是师德综合素质的升华。

我们依靠教师创新实践,形成学校特色课程。《知识论》(TOK)、《科学·技术·社会》(STS)、《文化素养课》等新课程在我校应运而生。

我们依靠教师创新实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分制管理评价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我们在深化改革中依靠教师的实践创新逐步形成高中组合式课程和学分制管理的改革思路。特别是学分制管理及其评价功能的开拓,对学校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新的领域,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并对师资队伍建设起了推动作用。

二、弘扬先进师德,为确保德育核心地位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优势。

(一)改革实践,确保德育核心地位。

通过师德建设,增强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老师们积极投入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为确保德育的核心地位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优势。

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确立了“德育课程化”的观念将德育改革纳入学校课程结构改革之中加以研究与实践。除了进行政治课的一系列改革实践之外,还先后开设了《马列著作选读》、《邓小平理论基本常识》、《二千年前的哲言》、《政治经济学常识》等德育课程。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基本常识》和《二千年前的哲言》这门课, 都是以 老师辅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采取了课堂学习与外出考察相结合,讨论交流与撰写论文结合的方法,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们在高一年级正式开展学分制管理方案试验,我们将德育管理与评价纳入学校学分制管理与评价体系之中,这是又一次改革的重大举措,我们除了将社会实践、校内公益劳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列入课程,在时间上予以保证之外,并将它们列入学时学分或奖励学分,这对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德育核心地位起了很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学生们也普遍反映学分制中加入了德育内容,对于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很有帮助。有一位学生深有体会地说:“学分制并非孤立的只重学科学习,它加入了德育、活动课等内容,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参加社会公益服务,使我们看到除了读书外,还应负起社会责任,认识了生命的价值,关心的力量,看到了一个比读圣贤书更灿烂的世界,知道了‘要读好书,必须先做好人’的真理”。

从去年底起我们开始着手进行构建“主体德育模式”的主题研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均为课题组核心成员,课题组人员还包括德育室全体人员、教科研室主任、教务室主任、政治教研组长等。寒假前后,我们就组织了6次研讨。在“主体德育模式”方案中,我们提出了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服务、师生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思想,这是师德建设的课题,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形成贴近学生生活并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分层次教育系列。依托社区和校外素质教育基地,以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和社会实践为载体,构成以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为中心环节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有实效的德育模式,从而使我校德育工作走进学生生活,走进社会生活,并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确保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培养具有时代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大同人。

(二)弘扬师德,谱写教书育人新篇章。

如果说德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说起师德,我们大同的老师会说:“我们教书育人,靠的就是教师人格的感召力,知识的影响力和言语的穿透力。”

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教书育人,说的就是“奉献”两个字。区园丁奖获得者,二次被局党委表彰为“好党员”的 胡健之 老师,连续5次担任初三年级组长兼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重,多种疾病缠身,可她却从未耽误过工作。青年教师、教研室主任姚晓红为了工作曾忍痛割爱,“狠心”将幼小的孩子托到四川父母家,家住莘庄的她在地铁车站分别放了辆自行车,每日两边冲锋,从未迟到而影响工作。区德育学科带头人 韦秉衡 老师每天总是最早到校,最晚离校,一人承担两个班级的班主任,他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还不仅仅停留于批改作业至夜深,学生病假去探望了,他们需要的是老师与学生有真正的心灵交融,有老师做精神支柱,分享他们的苦与乐。于是青年教师汤瑾将人的感情比作密封的罐子,一旦打开是拦不住的来启发学生正确对待早恋。刚进校不久的化学教师薛莲则用“能量理论”鼓励班中女同学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英语教师葛辉华是网络高手,在校园网BBS交流站里,他当起了同学们的“知心大哥”。 金明沦 老师两次家访的故事更令人感到。那天当她敲开新接班级小李的家门时,小李态度极不友好,自顾自看电视,对 老师的问话,既无礼,又冷漠。而仅仅几个月后, 老师第二次家访,正值隆冬,小李站在楼下等着, 二十米 开外发现老师时,边叫 边向金 老师奔跑过去。两次截然不同的家访,是 老师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谈话的结果,是 老师真诚情感付出的结果。

尊师爱生、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数学特级教师巩长安说:“我一定要打开每一个学生的思路。”多年来他潜心探索课堂教学分层次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一位学生发表在《新民晚报》上的短文《特级风采》表达了同学们对巩老师的由衷钦佩。

教书育人的岗位不仅仅在校园、在课堂。今年放寒假前,很多老师将家里的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告诉学生,开辟了师生谈话的通道,不仅用以答疑,而且交流思想,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有一位老教师虽然不做班主任,但他教书不忘育人,今年寒假打电话给一个学生,询问其寒假生活情况,当得知这位学生临近中午还未起床时,当即对他进行了教育,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还要求班主任跟这位学生的家长联系。

以上事例在大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编辑出版了《师德礼赞——大同师德风范录》一书,上海市教育党委书记王荣华为《师德礼赞》一书题词:“弘扬高尚师德,争创一流学校”,时任区委副书记冯小敏题词:“党风促教风,党性铸师魂”。要问我校德育工作的秘诀是什么?老校长杨明华说的好:“师德,是我们教师的脊梁”。

师德建设,确保了德育的核心地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日增。学校被国家教委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从1984年开始已连续十四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两次被评为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雷竞技官网网页版 版权所有地址: 上海市南车站路353号

电话: 63160973邮箱: zxdat@sethufc.com邮编: 200011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1号
沪ICP备 15052465号
Baidu
map